【多媒体聚焦】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“十一”展新貌露新姿
10月1日,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,哈尔滨市道外区靖宇街(景阳街—四道街)百年前的路面重新恢复,沿街的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历史文化建筑和院落同步完成修缮,以崭新的姿态再现百年街区历史风貌,吸引了广大市民和中外宾客来此旅游“打卡”,感受并触摸记忆中的“老道外”。黑龙江日报、哈尔滨电视台、哈尔滨日报等新闻媒体纷纷给予宣传报道。
01推动历史建筑用起来、“活起来”
首开区建筑和院落同步完成修缮
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是百年前哈尔滨民族工商业发源地,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,保留着原有街道和院落布局。由哈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组织实施的中华巴洛克三期改造项目,南起南勋街—丰润街,北至同发街—升平街—地灵街,西起景阳街,东至十道街,占地面积20.41万平方米,规划区域内现存院落约80处。根据整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,景阳街—靖宇街—北头道街—同发头道街围合区域规划为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。首开区规划用地面积0.9万平方米,总建筑面积1.33万平方米,历史文化建筑20栋。
“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”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,多次到中华巴洛克三期项目现场调研指导,并提出具体要求。哈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努力践行“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者,助力建设特色文化之都”的国企责任,积极探索中华巴洛克三期项目街区更新模式和活化利用方式。按照“保护与利用相结合”“高标准高质量打造中华巴洛克建筑艺术殿堂”的工作部署,落实“保留街巷格局、年代特征和文化风貌”的总要求,哈城发投集团名城公司同步推进历史建筑修复、街巷风貌恢复和街区活化利用等各项工作,全面推动历史建筑用起来、“活起来”,传承文明、延续文化,推进老建筑、老街区焕发新活力,提升哈尔滨特色文化魅力。
02下“绣花”功夫
“一楼一档”“一楼一策”
在历史建筑修缮中,名城公司从溯源、设计和施工上,下“绣花”功夫,修旧如旧、去伪存真、保护本体,并采用数字化管理手段,“点、线、面”结合推进项目加速实施。
溯源,建立“一楼一档”。技术人员按原样恢复原则,在前期勘察过程中全部留存依据。比如,利用无人机进行多视角拍摄,采集信息,为后期修缮提供文物本体及周边环境的详细影像资料;利用摄影测量技术和三维重建技术,实现文物建筑的数字化分析和建档,做到每一个楼栋庭院都有自己的详细数字档案,包括建筑立面造型、色彩、图案、构件等元素。其中,为最大限度恢复原有色彩,技术人员采用分光测色色差仪,对外墙原始留存色彩分区域分部位测量,并记录相关数值,为后期外饰面色彩提供溯源依据。
设计,遵循“一楼一策”。修缮设计过程中,设计人员采用“可逆性”和“最小干预”的理念,最大限度保留建筑历史信息,保持街区完整风貌。比如在修缮一老字号洗浴建筑过程中,发现其天花板为红砖材料,呈现波浪形造型。为此,项目团队重现当时工匠的工艺,最大程度复原了风貌。
施工,下“绣花”功夫。街区建筑细部花饰多样、线条丰富,在窗四周、女儿墙及入口顶部大量使用灰雕花饰进行装饰,灰塑样式复杂,技术人员积极搜索历史资料,走访原住民,向文物和历史专家请教,邀请书法家进行字体还原,以原材料、原工艺对其进行恢复。比如,近期完成的“同义庆中外货店”、“泰东书局”等文物修缮的灰塑字体修复及木质牌匾制作等。原“亨达利”、原“厚德福”等建筑基础加固为桩基础,因施工部位空间有限,机械打桩无法实现,施工人员自制螺旋水钻,人工钻孔,有效解决了有限空间打桩的难题。
管理,数字化管控覆盖全域。施工单位在现场建立了中华巴洛克三期项目信息化指挥中心,搭建建筑实体数字化平台、工地现场数字化管理平台、管理活动数字化平台,优化项目组织、统筹计划安排、严格施工管理等,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。目前,首开区内的20栋历史建筑已全部完成外部修缮。
03既有“烟火气”又有“文化味”
打造哈市第二条百年步行街
在街区活化利用上,名城公司秉持“在保护中发展、在发展中保护”的原则,围绕文旅商深度融合的产业定位,将中华巴洛克三期规划打造为集文化体验、品质宿集、美食餐饮、温泉洗浴、潮流零售、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微度假目的地,让街区既有“烟火气”,又有“文化味”。
中华巴洛克三期改造项目工程开工以来,在市自规局、市文旅局、道外区政府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名城公司组织各参建单位,倒排工期,合理安排进场时间,交叉作业,全力保障建筑、庭院和道路按期修缮改造完成。
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,营造浓厚的喜迎国庆氛围,十一期间,名城公司将在中华巴洛克三期首开区、靖宇街举办“历史回顾和建筑修缮”展览、美食街、阳台音乐会等活动,迎接广大市民和八方游客打卡“中华巴洛克”,感受历史文化街区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王德宇 张佶 宋怀志 哈尔滨日报记者:张旭升 文/摄
视频来源:哈尔滨新闻微信公众号